唐晓渡,1954年1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任职于诗刊社和作家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当代国际诗坛》主编。

多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先锋诗歌的研究、评论和编纂工作,兼及诗歌创作和翻译,被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诗评家之一。

著有诗论、诗歌随笔集《唐晓渡诗学论集》、《今天是每一天》、《与沉默对刺》、《先行到失败中去》、《镜内镜外》等9种;译有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文论集《小说的艺术》,以及S·普拉斯、V·哈维尔、C·米沃什、Z·赫伯特、M·赫鲁伯等诗人、作家的部分作品;主编“二十世纪外国大诗人丛书”多卷本、“当代诗歌潮流回顾丛书”多卷本、“帕米尔当代诗歌典藏”多卷本等;另编选有《中国当代实验诗选》、《当代先锋诗三十年——谱系和典藏》等十数种诗选。参与创办民间诗刊《幸存者》、《现代汉诗》。

评论和诗歌作品被收入国内外多种选(译)本。多篇论文先后获国内重要奖项。2012年获首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2013年获第二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16年获第14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批评家奖”。1995年起多次应邀往欧美多所大学访学或朗诵。2001年应邀出席在法国里尔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公民大会。2008年9月应邀出席第八届柏林国际文学节。2006年起多次组织并主持中外诗人高端交流项目。

1 九十年代先锋诗的若干问题

在“九十年代文学 潮流精览丛书”的名下编选这样一卷诗或许隐含着一个小小的悖谬,因为90年代诗歌有别于80年代的特征之一就是看不出有什么清晰可辨的“潮流”。把考察范围进一步限制在似乎负有“领导新潮流”天职的先锋诗歌范围内,这种悖谬会变得更加显豁。当然也可以干脆以悖谬对悖谬,说这里无意于“潮流”恰好是某种“新潮流”。……

2 时间神话的终结

我所说的“时间神话”,说白了就是指通过先入为主地注入价值,使时间具有某种神圣性,再反过来使这具有神圣性的时间成为价值本身。这种神话归根结底是近代中国深重的社会文化危机的产物,如同所有的神话一样,它也有一个发生学的过程。溯其逻辑展开的轨迹可以发现它的胚胎,这就是“五四”新文化(包括新文学,新诗也一样)运动所体现的新时间观……

3 五四新诗的现代性问题

表面看来,新诗的“现代性”直到八十年代才成为一个被明确意识到的问题,但其渊源却必须追溯到它的起点。这里首先涉及到新诗的合法性依据。一般认为新诗的产生缘起于旧体诗与现实关系的不适;这种观点显然是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旧体诗迄今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写作文体,其可能性远未被耗尽……

4 内在于现代诗的公共性——在第八十一回“京都论坛”的发言(提纲)

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会同意(或乐于同意),自己既是一个“为人类工作的人”,同时又是一个“永远的孤独者”,这二者之间难道没有存在一道深渊,一道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需要进一步追问:他是怎么越过这道深渊或鸿沟的?他真的越过了这道深渊或鸿沟了吗?……

5 纯诗:虚妄与真实之间──与公刘先生商榷兼论当代诗歌的价值取向

在一般意义上,它是诗人们用以维护和表达目前尚很脆弱的诗的主权和尊严的特殊方式;在超越的意义上,则是充分意识到诗的独特领域和独特使命的体现。无论如何这是相当一部分诗人主动、自律的别无选择。相对于强 权关态下的被动,他律的别无选择本身就充满民主的政治意味……

6 心的变换:“朦胧诗”的使命

“朦胧诗”成了一种中性的、大家都乐于使用的标识。或许攻讦者对此起的作用更大,因为“标识,与它所描述的运动一样,常常具有这种似而非的力量:经由诋毁者的口舌有成效地流行起来”(贡布里奇语)。或许未来的批评家和文学史家会有新的想法,但至少在目前,尤其是在诗潮回顾的范围内,一个即便本身同样“朦胧”的集合性概念已经足够了……

7 朦胧诗”之后:二次变构和“第三代诗”

如同“朦胧诗”一样,所谓“第三代诗”也是一个非常含混的后设指称。由于有关的界说多来自“个中人”,就显得格外梳理不清。不过这并不重要。就笔者而言,它乃是指继“朦胧诗”之后又一次探索新诗变革的青年诗歌现象……

8 从死亡的方向看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志。每个时代的诗歌也是如此。从典型的文体角度说,或许没有比长诗更适合作为一个时代诗歌标志的了;因为它存在的依据及其意义就在于,较之短诗,它更能完整地揭示诗自成一个世界的独立本性,更能充分地发挥诗歌语言的种种可能,更能综合地体现诗歌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精神劳动所具有的难度和价值……

9 重新做一个读者

困惑于诗歌“今昔对比的巨大反差”的人们,偏执于诗歌“危机”的迷宫游戏而找不到出口的人们,一切关注诗歌发展的前景而又对此感到心灰意冷的人们,为什么不从你们耽溺的记忆暮色中回过头来,用你们残存的热情听一听这成熟的、常态的诗的声音呢……

10 “终于被大海摸到了内部”——从大海意象看杨炼漂泊中的写作

说“漂泊中的写作”而不说“流亡写作”是不是过于中性了?然而,一个更为中性的概念或许更能触及问题的根本。至少,避开后者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容易导致、人们也乐于滥用的道德优势并不多余。另一方面,同样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漂泊”也可以说不那么中性,而和杨炼所设想的某种诗歌地理学,即“揭示着我的不在的地理学”有关。……

网友评论

0 条评论(查看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登录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