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中国诗坛吹来草原的清风——著名诗人、记者武自然访谈

作者:默涵、武自然   2021年01月15日 14:35  赤峰读书报微刊    1192    收藏

默涵:武自然是生于赤峰长于赤峰的学子,是一位高级记者,从晚报到日报,从地方媒体到中央媒体,他用新闻之眼,把地域特色、报纸特点、时代特征,凝注成职业精神,笔下出现了一篇篇新闻佳作。他把天津及滨海新区波澜壮阔的改革成就,汇聚于5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集《渤海湾畔潮头立》(上、下卷)中。他又是一位著名诗人,从草原到都市,用诗意的灵性朗照人与自然,《故乡》《额吉谣》《巅峰时刻》《陶爱格》《高铁》《墙与翅膀》《高原马》《别怕,咱们回家》等一首首精美的诗,凝结成《流泪的红樱桃》《自然的诗》《啊哈嗬咿》三部诗集,这些诗句敲击着读者的心灵,影响着中国诗坛。

我们今天走近这位走出赤峰18年的武自然,了解他的生活,读书,工作和创作情况。

 

微信图片_20210115135844


武自然,著名诗人、记者,1962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祖籍山东。先后毕业于赤峰学院中文系、内蒙古大学新闻系。教学8年,在内蒙古《红山晚报》工作11年,从编辑、记者,到周末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到常务副总编辑,在此期间连续8次获得中国晚报新闻一等奖,还获得了中国晚报新闻特等奖,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2003年调入《经济日报》,2003年至2006年5月任《经济日报》驻内蒙古东部记者站副站长(主持工作),2006年6月至今,任《经济日报》驻天津记者站站长、中央驻天津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长。荣获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先进个人、驻地优秀记者等荣誉称号。连续10余年荣获天津市新闻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在《诗刊》《诗探索》《草原》《黄河》《山西文学》《天津文学》《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文艺报》《天津日报》等杂志和报纸发表诗歌五百余首。20世纪90年代初由香港南洋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极具探索性的第一部诗集《流泪的红樱桃》。2016年6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闻作品集《渤海湾畔潮头立》(上、下卷)。2017年10月,他的让诗歌重回大众视野的第二部诗集《自然的诗》由作家出版社推出,2018年《自然的诗》入围中国当代文学最高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020年9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重磅推出了他的第三部诗集《啊哈嗬咿》。

 

微信图片_20210115135848


卢瑞彬,笔名安白,默涵,默涵涵。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攀援生命之圆》《花香满径》,长篇传记《辽河之魂》《赤子情怀》。

创作发表都市长篇小说《醒来的青年湖》,玄幻儿童长篇小说《聪聪救母遇险记》。长篇散文《遥远的牧歌》,短篇小说《大海带走每条河流》。玄幻儿童长篇小说《聪聪救母遇险记》被列为赤峰市首届奖励扶持作品,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获榕树下第二届儿童长篇小说大赛全国佳作奖。目前在中国移动旗下咪咕网站全文播出。

历任林西县纪委宣教调研室主任、林西县外宣办副主任、林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2007年借调内蒙古日报赤峰分社,开始“走遍天涯”的人生。2018年1月,在赤峰市图书馆创办纸媒《读书报》。2020年1月,在赤峰市图书馆创办《赤峰读书报微刊》并担任执行主编。赤峰读书会会长。

 

默涵:武站长您好!能够访谈到您,还得感谢“天南地北赤峰人”创办人复强老师,是他把您介绍给我。我们在此谢谢他!

记得我在林西县委宣传部工作时,您到林西采访,我们有过一面之缘,也算是老朋友了。这一别几十年,我们以这样的方式重逢,幸会!

您走出赤峰已经18年了,这样的时间跨度不短,只听到您在天津发展得风生水起,那么今天就把您的详情介绍给家乡的朋友们。

访谈的第一个问题,想听听您作为一名游子的家乡情结,草原情结。

 

微信图片_20210115135854


武自然2003年春节过后,我走出家乡来到北京,来到中央媒体《经济日报》,这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由于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我提出回内蒙古驻站,一是离家乡更近,二是能把家乡的变化迅速传遍海内外。在内蒙古东部我的足迹留在了五个盟市,为家乡赤峰写出了刊发于《经济日报》头版头条的通讯《流淌的绿色流淌的金》,以及反映草原日新月异发展的《沙漠里长出的工业绿洲》《只为一个人开的那达慕》,还有保护草原保护失去草原的牧民利益的舆论监督追踪报道《锡林郭勒盟严重侵害牧民利益》等新闻佳作。2006年我来到天津任经济日报社驻站站长。我的办公地点是拥有百年历史的文物保护单位——海关楼。海关楼坐落于天津和平区的承德道,往前一走就是赤峰道,往右一走就是赤峰桥,历史性的巧合。我常与家乡来看我的朋友讲:我虽然身在津门,但我还是没走出赤峰。

 

微信图片_20210115135857


默涵:读书报微刊,还是离不开读书,很想听听您的读书故事。哪些书对您产生了巨大影响?

武自然我读书偏爱两种,其一是古今中外诗歌经典,其二是中外新闻精品。从事新闻工作之前,品读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新月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的《诗人之死》、苏联诗人阿赫马托娃的《阿赫马托娃诗选》等。其中我的好友为我寄来的古波斯诗歌经典《柔巴依集》让我爱不释手,柔巴依是一种诗体,是四行体,即 “波斯绝句”。它是一二四句押韵,很像中国的古体诗,但句式更为自由。

当然中国当代的崛起的诗群的诗集,也在我的读诗视野。

从事新闻工作之后,我开始精读美国布罗茨基的《布罗茨基诗歌全集》、芬兰诗人索德格朗的《索德格朗诗选》、美国诗人艾略特的《艾略特诗选》,他们的诗风让我从中感受新意。当然近当代中国诗歌流派代表诗人的诗我都认真地进行了研究。

 

微信图片_20210115135900


默涵:是什么情结让您走向现代诗的创作?

武自然我出生在内蒙古美丽如明珠一样的城市──赤峰市。中学时代就痴迷诗歌,那时我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大学时代,我选的是中文系,阅读了大量中外的现代诗,找到了创作的最佳形式。

那是如星光一样灿烂的、崛起的、诗群的时代,现代朦胧诗像磁石一样强烈地吸引并影响着一代人,那是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创作并发表现代诗,我探索用丰富多样的手法和意象来表达内心世界,成为当时内蒙古有影响的、有代表性的青年诗人。

内蒙古当代诗歌研究专家、内蒙古大学两位资深教授托娅和彩娜,曾发表过一篇《内蒙古诗歌发展纪程》的长文,写到上世纪80年代的代表诗人时,她们这样表述:“诗人武自然的诗歌《构思》呈现出的象征关系十分复杂,懒腰、红樱桃、彩虹、桥、一只手、绿草帽等多重的意向和多重的象征叠加在一起,而且意向间的比喻关系也非常微妙。诗人武自然在多种领域以各种方式进行着诗歌的艺术探索。”

上世纪80年代,我的诗在家乡内蒙古报刊发表得很多,创作灵感集中爆发,被誉为“崛起的诗人”,在当地已产生了影响。那个年代,全国文学热,尤以诗歌热更猛烈些,自己结集出书的人很多,打印的少,油印的多,虽然没有书号,但作为文学青年进行交流的独特方式,大家乐此不疲。那时,怀揣诗人的梦想真惬意。


微信图片_20210115135903


默涵《流泪的红樱桃》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它在您的诗创作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武自然我大学时代开始写诗、发表诗,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教书之余写诗、发表诗,能正式出版诗集,当然是我的美好的愿望。1991年的春天,我收到了我的忘年交诗友,山东省文联秘书长、诗人、书画家夏雨常从山东的来信,信中告诉我,我的诗将在香港一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我的心怦然而动,激动得彻夜难眠。次日,我穿着米色的风衣,带着117首即将出版的诗稿,乘绿皮火车前往泉城济南,与夏雨常先生见面。酒中畅谈,共议出书一事,他帮我敲定了诗集的名字:《流泪的红樱桃》,灵感来自我的一首小诗《构思》──

一个人打了个懒腰/奔放地吐出些红樱桃/多了一道彩虹/多了一座桥/一只手张开、一顶绿草帽在飘

夏雨常先生欣然为我写了题为《樱桃一束出墙来》的序,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伯乐。这一段友情,令我没齿难忘。


微信图片_20210115135907


在序的开篇,夏雨常先生写道:“武自然,是一位29岁的先生,执教于内蒙古大草原,他年轻,个头在一米八零开外,坦直而沉稳,气质很好。在待人处事方面,他已超越了现今的年龄,这亦如他的诗,都源于他那博大,如草原一样的胸怀……他有一个很美的名字,这是他未见过面的将军父亲给他留下的。其意也许是为了说明他是大自然的儿子,一生热恋大自然,奉献大自然,最后回归大自然……武自然先生不仅写一手好字,而且写一手好诗。正如他在《自画像》一诗中写道的,‘一个爱唱歌的孩子/以千孔的魔笛/吹奏着轻盈的自由/自由的香甜’,他的诗真是如魔笛吹出来的,那淡淡的抑或浓浓的花香令你陶醉,醉得你不想醒来。”

《流泪的红樱桃》出版后,我收到千余封读者来信,给我的人生带来了转折。1992年,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红山晚报》,由一名教师,当上了文学副刊“柳丝丝”的编辑,也在1992年加入了内蒙古作家协会。1994年,我的诗歌成绩被写进《内蒙古作家传略》。


微信图片_20210115135910


默涵可以说《流泪的红樱桃》这部诗集是您步入诗创作的起点。在晚报时,记者是您的本职工作,您是怎样获得中国新闻奖的?

武自然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我是从晚报编辑开始起步的,作为本身就是业余文学创作者的我,到为别人做嫁衣的编辑,我是最懂得如何在沙里淘金和培养文学艺术的爱好者,尊重并紧密团结有所成就的作家和诗人的。我在精心做好编辑之余,开始到火热的生活中去采访鲜活得如顶花带刺的黄瓜一样的新闻。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写出更好的诗歌作品积累丰富的灵感素材。那时通讯手段落后,讲究发现独家新闻,不像现在的网络时代,一有新闻天下皆知,无非是写法不一,题材各异。

记得当文学编辑的第二年,我骑着自行车赶了三十多里路,来到赤峰市近郊的一个小山村,在与乡亲们拉家常的时候,偶然听说吕家有仨姑娘,分别找了矿工、民办教师、转业军人为对象,准备在腊月同日出嫁。同日出嫁,这就是移风易俗的新闻点,待三姊妹出嫁日,我前去采访,而后写出了现场新闻《吕家腊月喜盈门,一日嫁出仨“千金”》,当年荣获全国晚报现场好新闻奖。在地方晚报期间,我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奔跑,孤独而快乐,我连续8年荣获中国晚报大赛和年度好新闻一等奖,《只开一天的邮政所》还获得了特等奖。《中国古代最大的祭司遗址在内蒙古敖汉发现》,荣获中国第十一届新闻奖。


微信图片_20210115135915


默涵: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走进中央媒体、全国第一财经大报──《经济日报》的?这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渤海湾畔潮头立》是一部什么作品?在新闻界有怎样的地位?

武自然在晚报工作了11年后,我到北京准备出版五本新闻作品集,被时任经济日报社社长武春河发现,我被破格调入中央媒体、全国第一财经大报──《经济日报》。武春河社长,成为我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伯乐。我要求回我熟悉的内蒙古东部驻站,走遍了内蒙古草原,写出了《爱心凝聚在草原风情号》《马儿啊,你何时快些走》《沙漠里长出的“工业绿洲”》《流淌的绿色流淌的金》等获奖新闻。新闻让我接触了广阔的世界,让我接触到了各条战线的人和事,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也拓展了我诗歌创作的主题。作为优秀的诗人,不光要腹有诗书,还要热爱生活,去实际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

2006年6月我被经济日报派往天津,任经济日报驻天津记者站站长。我用新闻之眼观察,用记者之笔书写了天津以及滨海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2016年6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推出了我的5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集《渤海湾畔潮头立》(上、下卷)。

这一时期,我写出了《陶爱格》《高原马》《哈拉哈河的诉说》《驼峰上的岁月》《额吉谣》《巅峰时刻》等许多诗歌佳作。诗人不能脱离生活,否则将是小我的自我陶醉,小情调的碎片粘贴或是晦涩难懂的梦中呓语。我有诗歌情怀,我不忘诗歌创作能带给人美的享受、启迪心智的初心,记者的风雨历程让我的诗歌创作眼界大开。


微信图片_20210115135918


默涵从《经济日报》的记者,到《经济日报》天津站的站长,您在本职工作实现跨越的同时,诗创作在第一部诗集《流泪的红樱桃》后,《自然的诗》是一部怎样的诗集?

武自然有些事情都是水到渠成的,我的第一部诗集《流泪的红樱桃》是1991年出版的,1992年我便告别了教师职业,转身于职业记者的新征程,至今还孜孜以求地行走在新征程路上。我没有忘记作为一名优秀记者,用笔来记录伟大时代的步伐的神圣使命,也没有忘记用诗歌创作来展示家国情怀的初心。26年来我依然默默地用心去创作每一首诗。2017年我把出版第二部诗集的想法告诉了文学好友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评论家阎晶明,他非常兴奋,看完我的诗稿后,给了我肯定的回答:“自然,该出了,你叫自然,书名就叫《自然的诗》!”

晶明成为我的第三个伯乐,他为我联系了作家出版社,并将我的227首诗的诗稿推荐给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并请他为我的新诗集作序,马加看完我所有的诗,欣然为我做了题为《峥嵘岁月总是诗》的序,我与马加见面后,他真诚地对我讲:“自然,你的诗是见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诗歌编年史,经研究,中国诗歌网将主办‘《自然的诗》研讨会’。”马加是我遇到的第四个伯乐。作家出版社的领导高度重视,责任编辑向萍与我多次沟通,从封面设计到每一幅插图,都做得格外用心。所以说,我的第二部诗集,有了两个好的伯乐,一个好的书名、好的序、好的出版社、好的责任编辑。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055


《自然的诗》出版发行一个月后,由中国诗歌网主办的“《自然的诗》研讨会”在文化底蕴丰厚、山水秀丽的天津市蓟州区举行,吉狄马加、吴思敬、叶延滨、曾凡华、汪剑钊、顾建平、马知遥、兴安、安琪等三十多位全国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以及十多家媒体记者云集蓟州。《自然的诗》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所以说,我的第二部诗集,有了一次成功的研讨会、一次成功的新闻宣传报道和报刊后续推出的专家评论。

全国发行的两万册《自然的诗》,不到半年便销售一空,2018年,由作家出版社推荐,《自然的诗》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在“《自然的诗》研讨会”上,评论家和诗人们对我创作的内蒙古题材的诗都予以了高度评价,他们都期待我能创作出更多这样题材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00


默涵祝贺您!《啊哈嗬咿》是一部什么样的诗集?这部诗集创作的时间跨度有多长?

武自然2020年9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重磅推出了我的第三部诗集《啊哈嗬咿》,收录了百余首内蒙古题材的现代诗歌,整部诗集充满了我对家乡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沙漠、俊俏的山脉、宽广的河流、丰腴的土地以及对蒙古族的挚爱与感恩。这部诗集由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作序推荐,书中还为部分代表性诗歌配上了精美插图与蒙古文字。

2020年9月29日,我的第三部诗集《啊哈嗬咿》新书分享会在天津图书大厦举行,本次活动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天津图书大厦承办。分享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可谓盛况空前。在分享会上,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石刚说:“武自然是一位新闻工作者,从晚报到日报,从地方媒体到中央媒体,多次获得中国新闻类重要奖项和荣誉,为宣传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彰显中华文化魅力的精品力作。”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07


百花文艺出版社党总支书记、总经理薛印胜介绍,为了这部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书稿专门成立了项目组,从编辑加工、装帧设计、出版印制到宣传营销全流程、高标准操作,配蒙文、绘插图、增加音视频以多媒体呈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周密论证、精心打磨,只为能打造一部“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

关于书名,我向与会者介绍:“在国内外有蒙古族后裔生活居住的地方,都能在歌声中听到‘啊哈嗬咿’这四个字构成并穿插于歌词之中的独特的诗意表达。从远古至现当代从未断代,这种独特的情感抒发,始终传承。因为这部诗集所有的诗作都是我的故乡内蒙古的题材,内容涵盖了你能想到和没有想到的内蒙古的代表元素,这里包括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风情的,对此我都以诗的形式在进行着流泪的解读。而贯穿其中又余音未尽的就是对着天地的声声呼喊,在这喊声中你能诉说一切、释怀一切。我是这样对从未被人解读的‘啊哈嗬咿’进行诗意解读:啊哈嗬咿从远古涌来,就生生不息,唱过四季,唱下泪滴,唱碎风雨。”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10


默涵《啊哈嗬咿》在文学界得到了怎样的评价?

武自然分享会上,经济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武春河特意为本次新书分享会题写贺词“自然之歌 草原心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家协会主席,被誉为“东方鹰王”的著名画家王书平特意为分享会创作了作品“英姿勃发”。

来自内蒙古的青年马头琴演奏家巴特尔、非物质文化遗产长调传承人青年歌手格日勒倾情演唱了《天下最美的草原》。播音指导、资深评论员、十佳主持人一兰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武自然的作品《陶爱格》。天津市蓟州区志愿者团队赵军、聂小静等朗诵书中作品《草原上,我是那棵矮树》。

2020年11月21日,我的第三部诗集“《啊哈嗬咿》研讨会暨《啊哈嗬咿》《亮丽北疆》《陶爱格之歌》首唱发布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诗刊》社指导,中国诗歌网、天津市作协、内蒙古作协、百花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13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李一鸣,《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王山,天津市作协党组书记李彬,内蒙古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满全,中国文联文艺基金会秘书长、评论家向云驹,百花文艺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薛印胜,以及刘笑伟、邓凯、北乔、王岚、敬文东、杨庆祥、汪剑钊、兴安等40余人参会。研讨会由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主持。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在致辞中说,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决胜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上半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抗击疫情的伟大成果,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也相信未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会有更好的发展。当下的诗坛非常繁荣,但无论怎么写诗歌都离不开人的心灵,离不开对个体生命经验和时代变化的书写。武自然同志出生在内蒙古,这本诗集写的是他对内蒙古草原的独特感受,可以说是一种草原生活的集体记忆,他的作品也受到了蒙古民歌的影响,想象力丰富而抒情直接。我想,当代诗歌向这些歌谣和优秀的民族经典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17


默涵《啊哈嗬咿》有的作品被谱曲,传唱出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武自然《啊哈嗬咿》《亮丽北疆》《陶爱格之歌》是诗集《啊哈嗬咿》中的三首诗歌作品,在现场进行了首唱发布。这三首歌曲分别由武自然作词,蒙古族资深作曲家呼格吉夫、蒙古族国家一级作曲家斯琴朝克图、青年作曲家罗艺达作曲。分别由乌云曹布道、齐峰和塔拉、白音、朝鲁演唱。梅林组合身着蒙古族盛装现场声情并茂地演唱了《陶爱格》,青年曲作家罗艺达也用歌声现场为研讨会送上了祝福。

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谈到《啊哈嗬咿》时这样评价:诗人武自然出生在内蒙古,这本诗集实际上写得是他对草原生活的独特感受。是贡献给中国当代诗坛独特文本诗人,值得进行研究。

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君毅这样评价《啊哈嗬咿》:诗人武自然用发自内心的优美文字,赞美草原、歌颂母亲、倾述乡愁。草原、蓝天、牧歌、长调,仿佛就是他精神家园的乡愁乡恋。武自然用诗歌捧出了草原之子、自然之子激情火热的内心,这些文字如精灵,拨动心弦、触及灵魂,将阅读者带到辽阔的草原,闻到草的清香,醉在草原的怀抱,让久居都市的人心灵安宁沉静。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20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认为,诗歌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新诗,但诗歌也需要建构,建构包含着对传统的尊重和转化,而不是破坏和颠覆。《啊哈嗬咿》首发式将诗和歌结合起来,是诗歌界的一种创新,同时又兼顾诗歌合一的传统,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

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李一鸣表示,武自然的诗歌有一种空灵之美,他用内蒙古的云、草原、马、溪流、长调、哈达等故乡意象创造了一个灵性空间,呈现出一种透明澄澈,玲珑剔透的品质。

天津市作协党组书记李彬谈到,武自然在人生修炼中一步一个脚印,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希望他把草原诗歌带到天津,作为一种清新的空气激活天津诗坛,带动天津诗人投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

百花文艺出版社党总支书记、社长薛印胜表示,《啊哈哬咿》作为百花诗歌板块的扛鼎之作,抽调了精兵强将用心打磨,全流程高标准严要求,配蒙文、加注释、绘插图、加音频,处处体现编者的匠心设计,只为把这本好书带给更多的读者。

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王山谈到,武自然用诗歌描写、歌颂和欣赏内蒙古这片土地,但他却用一种明确的、他者的眼光来看待这片土地的民族风景、山川地貌,这种审美取向和本民族诗人是不完全一样的。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25


内蒙古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满全认为:武自然是少有懂得草原的苍凉与辽阔、纯真与朴素、坚硬与宁静的诗人。他以最简约方式试图表达最丰满的思想,从诗歌中的意象排列中可以捕捉到匀称之美、和谐之美、规则之美、平静之美。

中国文联文艺基金会秘书长、评论家向云驹谈到,武自然作为一名汉族诗人,他深入草原的肌理,融入到蒙古民族的血液里,从最深刻透彻的北方草原事项中推出诗意、诗情、诗句、诗言、诗心、诗化。

解放军报文艺部主任刘笑伟认为“武自然的诗歌不止于对自然的描述”,比如“爱是温馨记忆酿出的歌”“感恩是泪水绽放的花朵”等表达是一种升华,在清纯自然之中做到了表达的完整性和自然性。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评论家邓凯指出了《啊哈嗬咿》的“根性写作”特质,他表示草原是作者的灵魂之根、精神之根。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对于诗歌传统的坚持,读他的诗非常自然地能联想到南北朝民歌《敕勒川》,读到抑扬顿挫的诗句,我们面前就会展现出大草原的辽阔、苍茫、壮美。

评论家、作家、诗人北乔谈到,《啊哈嗬咿》是有关声音的诗歌,读者从中更多是感知一种与语言、词汇没有关系的一种节奏。我们读草原读的是马蹄声、横卧在小河边的马头琴、隐隐约约的流水声……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35


默涵《啊哈嗬咿》这部诗集在诗坛有怎样的地位?它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武自然任何一个地方诗歌都需要地域性的特征,这可能是《啊哈嗬咿》最有价值的地方。

天津市作协秘书长王岚谈到她读诗的感受时说,《啊哈嗬咿》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诗,所以容易从心灵走到心灵、沟通读者的心灵和作者的心灵。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敬文东表示,武自然的诗歌很透明清澈,作者直面人性中闪光的部分,智者乐水所以智者不惑,仁者乐山所以仁者无忧。“可能所有的诗都在变与不变之中,在不惑与无忧之中”。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评论家杨庆祥认为,这部诗集写的是属于人的、可知的草原,因此能感觉到它的透明、清澈与美好。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诗人、评论家汪剑钊以“把歌还给诗”为题发言,他说,这部诗集里的很多作品都是可以歌吟的,作者对草原的短调、长调非常熟悉,也非常善于在长短调之间进行转换。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39


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员、评论家王士强认为,武自然的诗歌有很强的抒情性,很多作品既耐读同时也可以吟唱,这样的写作方式对于我们思考现代汉语诗歌的发展道路问题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文学博士杨碧薇谈到,音乐感的核心是节奏感,武自然老师的诗歌之所以让人有音乐感,就是因为它有内在的节奏。节奏本质上是一种时间观,比如现场演唱的时候,歌手们的肢体语言是跟着节奏在缓慢变化的。

青年评论家冯雷谈到,从40年代以来,文艺界一直在讨论民族风格的话题,从这个角度来讲,《啊哈嗬咿》这本诗集把歌谣当成诗来写,适于吟唱,形成了鲜明的风格,是非常成功的尝试。

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王家铭表示,读《啊哈嗬咿》让他想起小诗这一中国新诗史上独特的诗歌形式。小诗在上世纪20年代比较流行,能够用非常俭省的笔墨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在形式上又自由和谐,让人觉得清新明快,这与作者对新诗的理性把握是分不开的。

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诗集《啊哈嗬咿》责任编辑王欣介绍了《啊哈嗬咿》从编辑、设计、排版到插图的整个过程。诗集《啊哈嗬咿》的插图作者李伟在分享插图设计过程时说,插图需要尽量贴近诗歌内容,既要表现诗歌苍凉辽阔的一面,还要表达细腻抒情的一面,因此采用了一种比较写意的笔法,兼顾绘画性和诗性。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49


鲁藜研究会会长段光安认为,武自然的诗歌质朴、融入自然,汲取了中国蒙古族诗歌当中歌唱的精髓,以诗的形式创作出来,凸显了民族文化,草原文化。《汉诗界》社长傅国栋认为,武自然的诗的本质是灵魂深处的呐喊和细语。他的诗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吹来了一股清风。《七月》诗刊编审雷福选是诗集《啊哈嗬咿》项目统筹,他表示,武自然的诗歌简单自然,却用想象力和张力为诗歌插上翅膀,传达出大气象、大情怀。

青年律师李悅滢作为本次活动的读者代表,从个人角度阐述了对《啊哈嗬咿》的理解与发现。她谈到,武自然的诗能抓住瞬间的感受,是一种自然抒写,没有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诗歌里有场面,有叙事,有唏嘘,让人在回味中有微笑。同时,作者在组织结构、句子和语言时,会有意无意的呈现出一种张力的状态,从而使诗性践行成为一种表达方式。

中央各大媒体及专业媒体、新媒体对我的第三部诗集《啊哈嗬咿》在天津举办的分享会和在北京举办的研讨会暨新歌首场发布会纷纷予以报道,专家学者的评论不断见诸报刊和网络,并一致认为《啊哈嗬咿》给中国诗坛吹来了一股清新的草原之风。


微信图片_20210115140155


默涵《啊哈嗬咿》给中国诗坛吹来了草原风,您如一位文化使者,把草原文化介绍给中国,为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这期访谈出刊时,快到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了,此时此刻,为家乡人说点什么?

武自然赤峰是我生长和眷恋的故乡,拥有令我们自豪的孕育了中华文明的两条大河——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赤峰拥有广袤、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后世子孙尽享其间。在此,我诚挚地祝福家乡在勤劳智慧的赤峰人的精心呵护和经营下,变得越来越靓丽!祝福生活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家乡人,万事吉祥、顺达安康!草原是绿色的海,我要在蓝色的渤海之滨天津采撷智慧的浪花奉献故乡!


默涵:希望您关注家乡赤峰。我在草原倾听渤海的涛声,也希望从天津传来您新的创作的声音。谢谢您接受《赤峰读书报微刊》的访谈!祝您节日快乐!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3.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张晓雪:在沉默中发酵的长歌
  6. 作为一种文体的“诗人散文”——谈谈“诗人散文”丛书
  7.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超侠:酿山
  10. “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诗歌朗诵会在开封举办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