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头条诗人 | 张作梗:松果在风中鸣唱

2019年5月第7期(总第183期)

作者:张作梗   2019年05月17日 14:58  中国诗歌网    1884    收藏


c123eddd3a4436abe66296a54adb8f4



张作梗             

 松果在风中鸣唱






诗观:

散文诗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个载体,它还应该是人类情感最隐秘的显影剂。它当然与阅历、经验、艺术修养包括人的历练、悟性等等有关,但它更是心灵的道场、语言的还魂术。

诗歌来自过去,但昭示现在,更指向未来。



海   鸥

——给穆罕默德·达维什①‍

 

如此高,以致超过了仰望;—路飘起来,像一条丝带,缠住了太阳。

 

这是一个集体溃逃的时刻——“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这是一个起船而方向被风谋杀的世界。然而——

假如我不参加那场成人的游戏,

祖国就将成异国,

星空腐烂,

狂欢坍塌为废墟,

立锥之地即异乡,即灾难。

 

如此低,以致广场上的地球像一粒苍蝇,被吞进了我的眼里。

 

他们运来自由女神像、哈马斯、金融风暴。她们穿起五月海水的比基尼……它们!将外语当早点,拿狙击步枪狙击蝴蝶。“够了,够了!”假如床下陷,成为一个民族的棺柩;假如海水是一条撕不断的床单,盖在一只为寻找歌唱而死去的海鸥身上;假如,孤独是一盏航标灯,掏出体内的呐喊,为灵魂彻夜导航,我怎能

怎能背叛母语的教堂

忍让舌尖架在血液的沙袋上,瞄准无辜的月亮?

 

如此高低不平——这语言的断肠路,这命运的黄泉道。一个落日,假如打捞不起沉陷的山脉,请让我们用十颗朝阳,护卫草叶上晨练芭蕾的露珠;请让我们相拥着哭泣,用体内渗出的夜色抚慰颤抖的星辰。


注:①穆罕默德·达维什(1941-2008)是当今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几十年来,诗人用其诗句向世界描绘巴勒斯坦人的苦难和为求独立作出的牺牲,并向世界传达了巴勒斯坦人的呼声。2008年8月9日,因为心脏手术的并发症,在休士顿的一家医院去世。



春天,火车排成一排 

 

“春天,火车排成一排。”

外出打工的人排成一排——

 

深圳、广州、成都、杭州、乌鲁木齐、兰州……排成一排。蛇皮袋、编织箱、手提袋、圆的、方的或长的行李箱……排成一排。寻梦者、淘金者、下岗者、耕而无田者……排成一排。四川口音、湖南口音、山东方言、粤语、闽南语……排成一排。

 

雨滴来回颤动着,排成一排——在一根上万伏的高压电线上。雁排成一排——在乍暖还寒的天边。

 

火车排成一排。

几个司机模样的人在检查车头;

一眼望不到边的车尾,瑟缩着,排成一排;

扳道工弯身敲打着枕木。


注:①诗人张小美语。



从马灯里回来 


从一盏70年代的马灯里回来,我的脸上飘拂着黧黑的煤油味道;在松针一样尖啸的寒风中,我看见我喷出的呼吸里有呛人的火星。

 

沟渠狭窄的水声仿佛拖前拖后的影子。松冈上腾起的磷火,被马灯回收,多年后,变成父亲死去的骨头。

 

——这种转变有点儿艰难,但在时光的帮助下,轻易就成为了现实。现在,马灯像一件贡品,挂在父亲的遗像下,已油尽灯枯。

 

可是,没有谁愿意把它取走,就好像遗忘是另外一种更深刻的记忆。当有一次,我的儿子用弹弓击中它——“啪”的一声,那灯罩没碎,是怀念突然被激活了。

 

一盏70年代的马灯,仿佛一条静止的时光隧道,挂在记忆的影壁上,供我出走,也供我一次次返回。那被马灯拉长又变形的村乡之夜,裹挟着默片一样的风声,倒灌进我破烂的身体……

 

死亡挑着时间的灯芯,把微暗的生命之光,播洒到我们的呼吸中。



洞   穴 


这世上已没有一个洞穴能供我藏匿隐私和财宝。

 

有关于“芝麻开门”,有关于这个世界的“处女地”以及寻幽探险——历经欲望的无数次开发和毁弃,已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记忆。当我想把那些比“阿里巴巴”更稀奇古怪的想法空运到天上去,连黑洞里面也住满了人。

 

更深的隐藏形同于更公开的裸露。灵魂还有哪一点地方没被时间碰触过?活在深山老宅也毫无隐居可言;奔赴某个著名的山洞也不过是去游逛了

一个精致的

地下景点。

 

我无法找到一个连光也没有污染的洞穴,去埋藏我的隐私和

财宝,只能让它们

胎死腹中。



词 


词,幼小如鸡雏。柔弱、好奇、叽叽叽叽如鸡雏。毛绒绒如鸡雏。向往田野,但又生怕走出自己太远,如鸡雏。

在它头顶的眼里,世界不过是一只悬吊在风的

丝线上不停摇晃、旋转的小虫子。

 

第二天如约而至。词泛滥。词爆炸。词——被克隆。

有人怀抱着词,但被词抛弃,形容憔悴。

有更多的人被词召唤,奔赴千里之外,莫名兴奋,只为了能分取一杯词羹。或一抔虚词的热情。

 

有太多的词曝尸荒野。有太少的词未被使用。

 

命定的第三天。

所有活过冬天的词都长成了隐喻——

我们再不能还原星光下金黄的稻垛,再不能松开手心的词根,去采摘风中鸣唱的松果。

满目所触,都是被词折射后所余存下来的荒诞、变形的第二自然;连世界,也慢慢丢失它命名万物的权杖,成为一个巨大的隐喻。



事物的勾连 


一棵树,因弯腰系紧跑松的鞋带(树根?)滞留在风中。

 

一把锯子,从风的后面跑出来,追上了它。

 

一张床(正是这棵树所打制),默默承受着我们的疲累或欢娱,吱嘎作响。

 

一场火,烧了这床,以及风、锯子、疲累或欢娱,供我们取暖。

 

一颗钉子,从火中析出来——它是我顽劣的童年;多年前,被我用一块灰砖头,钉进了树身中。



撞   开 


走廊尽头,你猛然撞开一扇门。鸟惊叫了一下。也许,这“惊叫”正是被你撞断的门闩。

 

我曾经熟悉的一切裹着太阳、海洋、青草、青苹果的气息涌进来。

瞬时,室内的凌乱恢复了最初的秩序。灰尘是另外一种抹布,擦亮了幽深的窗户和窗户里的天空。砚台,再次模仿一只黑猫,蹲在书桌上。那儿,一管狼毫墨汁未干,仿佛刚刚写下了一幅字。

 

我有多久未启用这间屋子了?我把它撂在那儿,仿佛它不是我亲手所筑;又仿佛我不曾在里面居住三年、五年。现在,以消失,它抱孵着自己的存在,比地窖幽深,比禁欲室封闭,比教堂更遥远。——

仿佛一颗星星的残骸,它慢慢抽离自身的轨迹,掩埋在空气的尘土中。

 

然而,从八年前走来开始,你一直在走廊上走着。当我几乎忘记了那个所在,你猛然撞开了那扇门。太阳裹挟着海洋、青草、青苹果的气息,从里面涌出,给一条寂寥的走廊,铺上一层红地毯。



鼓   荡 


春天。我更关心埋在水里的渔火。作为冬眠的另外一种鱼,它在水中醒来,将改变我对种子发芽的重新认识。而它沾满盐渍的红脸庞,很快就会被大风分享。

 

我看到山脚下的果农正把多余的桃花用来点燃野火。作为与之对应的桃符,春天的门槛已降至万物的生长以下。

 

现在,沸腾的,不光是飞蛾般在湖面穿梭的渔火,还有我的那颗沉寂、消隐的心——它曾舔舐南瓜叶子下蜂翅的震颤,并与之把酒东篱。

 

随着出行频率的加快,蒲公英舍弃了它镀银的车辇,风筝也忘了那根宿命的索线。整日轰鸣的湖水,将它的头埋在云层里——那里的

雨水充满了动荡和巨大的不安。



雪   狐 

 

是夜落雪。撑着一柄伞,我们在雪中走着。偶尔谈起雪中之狐的有无,你魅惑丛生地说:“好像大家都没见过也。(狐)只是想象中的(产物)。”

 

“不,我听说(我的)另外一个我见过;那还是在他的前生。”

 

你停下,望着伞顶倾落的积雪,若有所思。

迷狂的飞雪中,我看到你的眸子闪闪发光。

 

“不过,今生我尽量憧憬吧,”雪回旋着,仿佛携带整个世界在向我们聚拢。我俯身向你低语,“我将尽量多去雪夜走动,也许上帝会给我一个机缘,让我窥到前世的狐——

“如是,我将写出亲眼得见的狐。也许是白狐,也许是红狐,也许是蓝色的狐,谁知道呢。”

 

寒气在加深;

你偎向我,貂皮大衣的衣领摩擦着我的脖颈。一瞬,我仿佛真拥着一只雪中之狐在林中漫步。然而,推开迎面吹来的雪,我依然在你的耳边絮语——

 

“嗯。雪夜访狐,必得眼中有狐,心中藏狐,血液中有狐奔窜,头发上有狐撕扯。

“而如果普天之下的狐已绝迹,我就用一场雪,在一个月黑风高的雪夜,创造一个狐,来拯救人世的堕落之美。

“啊,那将是一只怎样的狐噢。——

“唯有我们闭上眼睛才能看见,魂魄出窍才能遇到,痛哭着才能在眼中释放她。——

“唯有我们死去,才能守住她(千百年)的清白。”

 

你抱住我,身体战栗。

而一场迷乱的大雪,从更远的外面抱住我们……

 

撑在我们头顶的伞,漂浮着,旋转着,仿佛一朵

正在盛开的

雪莲花。


(内容选自《散文诗》2019年第5期)


微信图片_20190517111006


创作手记:散文诗应该有更为开放的空间张作梗

张作梗


实际上,近五年来,我每年写出的散文诗不超过十章。

这倒不是没得东西可写,也不是没有写作的冲动,而是我不愿意重复自己或他人。换一句话说,我不愿被即兴的、惯性的、二手货似的……写作所蒙蔽。尤根里斯说,“任何没有独创性的东西都是剽窃。”唯有找到了原创性的个我发现,并胸有成竹地能够塑造出装载这“发现”的容器,我才会谨慎地动手写作。

这种“谨慎”,一方面保证了我为数不多的散文诗作品的质量,另外一方面,也使我能站在一个相对远离当下散文诗坛的地方,冷静地观察和思考散文诗的传统和现在的走向。

老实说,目下中国散文诗坛的生态环境并不令人乐观。尽管在文学艺术这一板块,“散文诗”一直在场,但那种具有探索人类命运的、挖掘人性精神存在的、思索灵魂终极关怀的作品不是没有,而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牧歌式的,或乡村恋曲似的,又或是(一己)情绪宣泄式的东西。相较于现代自由体新诗那种既在内部建设、又在形式上锐意探索的千舟竞发的局面,散文诗显然显得过于保守了一些。

其实,艺术发展到今天,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边界已变得非常模糊。作为致力于现代散文诗建设与发展的诗人,我们有责任吸取其他艺术门类的经验和长处,探索散文诗内在的艺术规律,如此或能写出传诸久远的作品。


作者简介



张作梗,祖籍湖北,现居扬州。作品散见《花城》《作家》《红岩》《诗刊》《星星》《散文诗》《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刊。有诗入选《星星·四十年诗选》《那些孩子们喜欢的诗歌》《最美的白话诗》《青春诗会三十年诗选》《2016年度诗人选》等多种重要选本,部分作品被译介海外。获《诗刊》2012年度诗歌奖。曾参加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散文诗杂志社第16届全国散文诗笔会。





微信图片_20190517111058

诗评:环绕在内心深处的旋律张作梗

文/鲁亢


写作对张作梗而言是与优秀的人物对谈与碰撞、以支流的魅力吸引乃至影响主流审美趣味最合适的工具,他做得很好,硕果累累。其实,就他从现代诗转而进行现代散文诗的书写而言,本质上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倾听自己的内心——它极少会发出混乱的信号,总是那么清晰,具有很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娴熟的技巧,智力超群,勇于面对现实的挑战,语言自成一格,尤其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抒情的力度和精神的高度,令人叹为观止。这组散文诗即是明证。 

“这是一个集体溃逃的时刻——‘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这是一个起船而方向被风谋杀的世界。然而——假如我不参加那场成人的游戏,祖国就将成异国,星空腐烂,狂欢坍塌为废墟,立锥之地即异乡,即灾难”。我惊讶于这种代人倾诉的激情,仿佛身临其境,并且是以圣徒般的姿态介入苦难,来暗咒邪恶又荒唐的现实的。而面对这种国际容量却是地域性的纷争和痛楚,作者安慰道:请让我们相拥着哭泣,用体内渗出的夜色抚慰颤抖的星辰。

散文诗介乎散文的叙述和诗的想象力之间,左右逢源,这种特点在这组作品中是相当明显的,作者几乎把它发挥到极致,当我们正疑惑于“诗存在于万事俱备后的那一点误差之中”这么一种玄学式的表述时,通过阅读这几首散文诗,通过“‘春天,火车排成一排’。外出打工的人排成一排——”以及其他都排成一排排的景象,它纠正了一种误差——晦涩,又拉大了一种必须的误差——自我,——此处的误差是一种高级的形容与赞许,就像我一旦进入这些“风中的鸣唱”,就总是感到它们其实已经转化为环绕在内心的旋律——

“一盏70年代的马灯,仿佛一条静止的时光隧道,挂在记忆的影壁上,供我出走,也供我一次次返回。那被马灯拉长又变形的村乡之夜,裹挟着默片一样的风声,倒灌进我破烂的身体……”这是与现实对峙的记忆中的悲鸣曲;

“我无法找到一个连光也没有污染的洞穴,去埋藏我的隐私和/财宝,只能让它们/胎死腹中”。——一如“愤怒的小鸟”一般不屈不挠的进行曲;

“所有活过冬天的词都长成了隐喻。——我们再不能还原星光下金黄的稻垛,再不能松开手心的词根,去采摘风中鸣唱的松果”。对原典,自然和命名的欢愉已永久失去的沉思录般的小夜曲;

让人惊叹的《个人简史》(何其自信的标题)“ 一个人用词建起一座村落——那词既是房舍,又是炊烟,也是篱栅、老井和村民。一个人的村庄,终将被时间命名为:张作梗村”,平民史诗色彩浓厚的交响曲;

“我有多久未启用这间屋子了?我把它撂在那儿,仿佛它不是我亲手所筑;又仿佛我不曾在里面居住三年、五年。现在,以消失,它抱孵着自己的存在,比地窖幽深,比禁欲室封闭,比教堂更遥远。——仿佛一颗星星的残骸,它慢慢抽离自身的轨迹,掩埋在空气的尘土中”。这裹挟着海洋、青草、青苹果的气息——注定是以寂寥贯穿始终的梦幻曲;

“春天。我更关心埋在水里的渔火。作为冬眠的另外一种鱼,它在水中醒来将改变我对种子发芽的重新认识。而它沾满盐渍的红脸庞,很快就会被大风分享”。春天的变奏曲;

在自我关照的冥想中,在隐含欣喜的漫步中,“——它曾舔舐南瓜叶子下蜂翅的震颤,并与之把酒东篱”;唯美到家的赋格曲;

“‘不过,今生我尽量憧憬吧,’雪回旋着,仿佛携带整个世界在向我们聚拢。我俯身向你低语,‘我将尽量多去雪夜走动,也许上帝会给我一个机缘,让我窥到前世的狐’”。“——‘如是,我将写出亲眼得见的狐。也许是白狐,也许是红狐,也许是蓝色的狐,谁知道呢。’”我反复听到似的俯下身,将耳朵贴在离神性的发现最近的地方,接受张作梗的独特的意境、象征、修辞。借用一位批评家的说法,我也体悟到张作梗的修辞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而是一种意义实践活动,与某种社会实践密切相关,它既维系着生命内在意义的生成,也维护着人类交流的丰富性。

可是我突然想起,在《事物的勾连》里,最后响起的旋律是童曲,这个启示仿佛上帝也在万事俱备的那一点误差之中,妙不可言。


诗评家简介



鲁亢,福州人,文字工作者,反克诗派成员,著有随笔集《被骨头知道》等。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2.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3. 简渝浩:结缘赤水河,酿造习酒梦
  4. 艾伟:酒及诗歌及君子之品
  5. 车延高:酒香里酿出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7. 自然、生活和传统:当下诗歌的基本面向
  8. 来年不再食言,给故乡的秋天一个交代 | 青铜诗选
  9. 薛梦园:习水河畔香四溢
  10.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