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大众”的“小众”:有关诗歌的“公共性焦虑” | 李壮

作者:李壮   2019年03月04日 09:18  文艺报    734    收藏

物理学中有种现象叫“热胀冷缩”,一胀一缩之间,诸多连锁反应都会随之产生。文学也是这样。某种文体、某种思潮现象,当它远离公众视野、关注热度低的时候,可以自安自洽于微末角落,即使有问题也不容易凸显。一旦被放置在探照灯下、体量随关注热度同步膨胀,固有的裂痕便也相应被放大,成为不得不加以讨论的话题。诗歌便是典型。近年来“诗歌回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诗歌在公共文化生活中所占的话语体量明显膨胀,许多裂隙也随之被放大得更加明显。最重要的裂隙之一,与诗歌的“大众”“小众”问题有关:媒体上流传甚广、得到众多读者喜爱的诗句,常被专业诗人认为“不是好诗”甚至“不是诗”;至于业界所推崇的“好诗”,读者又常常抱怨“读不懂”“看不出哪儿好”。这厢为“诗和远方的田野”激动万分,那厢却摇摇头,说哪来的什么远方田野,真正的好诗不过是重新发现身边的日常。进而写诗者众(据不完全统计,网络新媒体上的诗歌发表量每年近亿首),为全社会所共同认可的名家名作数量却相对少得多。一来二去,各说各话,裂隙两边看似共享着同一片繁荣,对繁荣的理解与指认却始终存在着某种分裂。

诗歌应当是“小众”的还是“大众”的?“艺术价值卓越”同“普通读者喜爱”之间能否做到兼容互洽?这个命题翻译过来,探讨的其实是诗歌在艺术探索与公共接受之间的平衡问题,或者说,关乎诗歌写作的“公共性焦虑”。


现象是新现象,问题却是老问题。事实上,追索百年汉语新诗的发轫,其源头便与文学的“公共性焦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100年前,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写道,“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所谓“今日之文学”,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呈现为语言形式与材质形态的改换,于是“以白话作文作诗”成为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性诉求:“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胡适《逼上梁山》);“一切语言文字的作用在于达意表情;达意达得妙,表情表得好,便是文学……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新文学运动先驱的文学实践,毫不遮掩地显露出公共性意图:新的文学,需要一种充分世俗性、能够介入日常流通、足以催生出强大传播效果的文字媒介。文学,连同承载、构成文学的文字,不应当是一种把玩欣赏的器物,更应当是一只凿子、一把铁锹,能够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层面上浚泥引水、腾波舞浪。胡适、陈独秀等人对白话文学的力挺,因此显示出极强的现实关怀和公共性面向,简言之就是“文学也要有人懂”。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百年初心,是白话(现代汉语)登堂入室建构文学正统的动力起源。而诗歌“作为语言的最高形式”(布罗茨基语),自然居于这场历史风暴的中心位置,集中体现了文学革命的动机和吁求。由此而言,有关公共性的诸种考量及面向,确乎构成了百年新诗的初心、内驱动力、甚至原生合法性之一。

必须说明的是,这种公共性考量,并不是单向的迁就和适应,而暗含着一个双向塑造的过程:一方面,文学创作应当充分使用活的、具有当下公共流通性的语言材料,以保证其公共传播效果(“国语的文学”);另一方面,也希望文学本身能够深刻地参与到一种新的公共语言(及其背后新的公共生活)的建构之中,以新的表达建构新的想象、新的认同(“文学的国语”)。这类似于人类肠胃消化系统与身体肌肉系统的关系:肌肉的运作给胃部输送食物材料,胃部经过消化运动,再将食物分解成营养物质和能量,反哺肌肉系统。诗歌作为一种集中性的、巅峰状态的文学语言形式,在此既是反射器,也是效应器;既强调摄入,也追求输出;既是语言的镜子,也是语言的种子。二者相互渗透、增殖共生、甚至互为因果。


毫无疑问,这是诗歌的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历史的事实却多少与开拓者们的构想有所差别。胡适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确乎在使用大众语言、追求“能读懂”的方面,做出了显然是极其辛苦(甚至很不舒适)的尝试;但其文学品质本身却并不可观,也未见曾显示出诗歌对文学疆域之外语言的立标、引领作用,更遑论像文言文和古诗曾做到过的那样,提供有影响力的语言价值尺度、或制造出广泛介入公共流通的“语言硬通货”。有关于此,唐德刚的论断我甚为认同:“他(胡适)立志要写‘明白清楚的诗’,这走入了诗的魔道,可能和那些写极端不能懂的诗之作者同样妨碍了好诗的发展……优秀诗人必能使这浅近明白的语言变成‘诗的语言’,含有无限别的意义,才能得好诗。”这其实暴露了新诗在肇始之初便留下的一道难题:诗歌艺术自身的成立、生长,与公共性的影响力或语言理想之间,有时并不能完美榫合。倘若说“浅近明白的语言”同“诗的语言”之间还可以经由天才之手相互转换,那么“无限别的意义”与“诵之村妪妇孺皆可懂”间的互恰,则几乎成为了百年难题——毕竟公共语言的实用需求,决定了其对语言表述的稳定性及清晰意指,拥有天然的、近乎排他的热爱;而诗歌语言总是本能地追求词语碰撞时陌生含义的自由增殖、甚至追求对常规表达方式的强力扭曲。

二者间的矛盾,造成了巨大的写作焦虑,同时也为诗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后世诸如新民歌运动、政治抒情诗、朦胧诗潮、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先锋诗潮,乃至近年来兴起的底层诗歌、素人写作等诸多诗歌运动或潮流,在根子上都隐隐透露出这种与“公共性焦虑”相关的前后反拨、来回摇摆、甚至左右为难。或者说,它们或多或少都是这样一个辩证循环运动过程的产物:诗歌自身在形式与内容、能指与所指、独特性与通约性、表达系统与意义系统之间不断锚定、滑动、错位、修复,这一系列的对子总是彼此角力,又始终难以分离。

问题的关键在于,此种矛盾本身具有二重性。就其静态一面言之,诗歌存在的意义,本身便在于对公共话语方式的冒犯和破坏。它有力地更新和重置那些被现实经验过度使用、在审美惯性中严重磨损、陷入通货膨胀因而意义贬值的表达,以新的、冒险探索的语言,去替代旧的、安全熟悉的语言。诗与普通读者间的隔阂,似乎不可避免。然而,就其动态一面言之,作为“语言先行者”的诗歌,其所开辟的新天新地,最终又依然会向公共话语空间敞开;先锋的表达也终将成为未来的语言习惯,或者说,先锋的尝试本身便是为了给公共话语注入新鲜的想象和价值。朦胧诗便是很好的例子,它一度因溢出了旧日语言逻辑而被认为是“令人气闷”,于今人而言此种表达方式却早已司空见惯,甚至已无形间渗透了我们的日常表达,其经典性的意象谱系在今日也早已被一般大众所接纳和喜爱。仅看前者(静态一面),诗歌当然是“小众”的,诗歌语言从来都是作为公共语言的叛逆者甚至破坏者出现;而参看后者(动态一面),“破”的背后又隐含着“立”,诗歌的“小众”终究还是指向“大众”,真正优秀的诗歌所开辟出的新的表达、新的想象、新的话语方式及思维方式,终会在更普遍的维度上重塑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想象力。

诗歌语言与公共语言的关系,绝非“背道而驰”,而是“先行一步”;倘若二者之间难免存在某种错位,这种错位的本质并不是绝对性的场域隔离,而仅仅是相对性的历史时差。那种“延迟的接受”和“晚到的喜爱”将会证明,对好的诗歌而言,“小众”“大众”的二重视域终能够聚合为一。


话题其来有自,语境与日俱新。具体到今日诗歌现场,我认为,真正要害的问题或许并不在“小众”本身,而在于“小众”的方式和性质:我们所看到的,究竟是“先知先觉的小众”,还是“自说自话的小众”?或者说,我们今日的许多诗歌之所以没有获得更广大读者的喜爱,究竟是由于这些诗歌在体验和表达上超前于时代,还是仅仅由于这些诗句所表达的只是一己私语、小我悲欢,因而从一开始就不存在激起共鸣的可能?

“和寡”未必意味着“曲高”,先行者的孤独不等于自恋者的孤僻。同样是“小众”的表象,实质有可能是历史时间意义上的超前抵达,也有可能是精神空间层面的自我封闭。前者还可称之为“曲调高”从而充盈有创生的可能,后者若不客气地说,则更近于“格局低”因而很容易深陷于价值的空虚。在今天,这种“自说自话的小众”,无疑应当引起我们警醒。对这类写作而言,诗人自身所经历的一切,就是现实,就是生活,就是整个世界,除此之外再无他物,除此之外皆无价值。个体无疑是重要的,在某种意义上,个体的感受、价值和尊严,甚至是现代美学乃至现代文明伦理的基石。但如果写作者自身的格局太过矮小,甚至就仅仅停留在自怜自恋的境界,那么这类“自说自话”的诗歌私语就很容易显得太琐碎、太庸常,导致诗歌在“本我”的层面上沦为廉价的“苦闷的象征”,甚至把诗歌矮化成把玩词语的“技能秀”。这是一种披裹着“精英”外衣的“伪精英写作”,它的表达看上去或许不失独特,然而精神是平庸的、灵魂是无力的、意义是空洞的,只剩下技术在原地空转。这类作品往往“很像诗”,但实质上并不能算是好诗,甚至不适合称为诗(更适合称为修辞)。“专业性”“不易懂”之类的技术性辩解在此只是盾牌,用以遮蔽盾牌下那“假小空”的苍白本体。当然,我绝不是要否定“难度”“技术”在诗歌写作中的重要意义,我的意思是,只有当灵魂在场、精神及物的情况下,难度和技术才真正体现出价值。

格局“大”了,受众才不会再“小”。毫无疑问,我们身处在一个总体想象破碎、经验碎片化、个体意识高度觉醒的时代。但这并不必然地构成诗人自我关闭、自我耽溺的理由,不论在何种背景下,诗歌都不应该被粗暴简化为私人情感的宣泄甚至排泄行为,也不应该被降格成循环生产、自我确证的技巧游戏。当代诗歌发展到今日,我们或许已不缺少“会写诗的人”,缺少的是真正有品格有担当的“诗人”,缺少的是那种能够将独特体验超前表达,同时代现实、同更广大人民的内心世界结合在一起并制造出共鸣的能力。我们最迫切呼唤的,或许已不再是某种具体的理论或技术,而是一种面向更广阔现实、面向除自己之外其他生命的情怀。这种情怀,使一个诗人能够把个体化的悲伤融汇成普世性的悲悯,能够从一时一刻具体的场景或感受之中,提炼出超越时间、闪烁着永恒光辉的情感琥珀。它并不拒斥个体经验,而是使个体经验不再仅仅与那最初的个体有关,它令诗歌飞升向写作主体的头顶,去拥有自己更高也更自由的生命。经“小众”而通向“大众”的古老愿景,也正是在这种飞升之中,才最终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2.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3. 百余诗人走进“林栖三十六院”,打造自然生活和写作基地
  4.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鲁奖诗人张执浩的新诗集《咏春调》在武汉首发
  6. 春天的隐喻与诗歌的情感——评《春天送你一首诗》
  7. 一个诗人的乡野血脉、山水胎记和精神漫游——慕白诗集《开门见山》读后记
  8. “明月共此时——海峡两岸诗歌朗诵演唱会”在京举行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嘉会芳菲节,人从祓禊游”——安新举办第三届“濡阳春禊”雅集活动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