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的河流

作      者:潘飞玉
作者简介:潘飞玉,1972年2月生于陕西华县,现执教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中国青年诗人协会会员,中国绝句小说学会副会长,《西北文学》副主编。陆续在《阅读与写作》《澳华文学》《新大陆》《中国山水诗》《华夏诗刊》《诗中国......
诗集简介:诗集《蒹葭的河流》,作者潘飞玉。全书分为《坐看》、《守望》、《季节》、《行走》、《散板》五辑,共收录诗人2014年以来,在各刊物所发表的173首诗歌作品,其中:有生活的思索;有人生的坚持;有岁月的感悟;有山水的足音;有真情的咏怀。作品技法多样。语句丰满。视角独到。意蕴隽永。蒹葭所在,关中平原,渭水之滨,摇响木铎。一行行经典的诗句,仿佛轻灵的脚步,让情怀舒展;一首首精美的诗篇,犹如水流堤动,让岁月留香。这是一本有内蕴、多精彩、耐品读的诗集。
序言:笔墨言志,诗画传情。《蒹葭的河流》分为《坐看》、《守望》、《季节》、《行走》和《散板》5辑,题材广泛,凝结着诗人近年来创作的心血。可以说是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入选的每首作品都是倾心而为,用情而作,真情流露。他不仅是一位生活的歌手,更是一位诗歌殿堂的工匠,沉浸在诗的世界里,精心地淬炼词语、锻造句子、排列意象、勾勒意境。作品中不乏这些闪光的诗句:“有多少爱情,拒绝月光和泪水/毕波呐喊,焚心以火/八百里秦川平原,多少惊心动魄/灼痛六月的思绪,让语言失去光泽”(《表白》),“前世今生的呵护,无法割舍的/思绪。简陋遮不住这个词的光芒/遍布的伤痕,都于其中愈合”(《回家》)。他的诗歌语言灵动,意象丰满,张力深透,境高意远,令人回味无穷。
后记:身旁有这样一个朋友。每当我炫耀说我的诗歌在刊物发表了,获奖了,被诗友朗诵了,有诗人评论了,他总是反问这一句话:你的诗歌能不能够流传?我顿时语塞。 诗歌能不能够流传,这是每一个现代诗人的隐痛。它不像小说,可以登上影视;也不像散文,拥有众多的读者;更不能像歌词,被作曲家演唱者重新演绎。现代诗歌是一个小众的艺术,传播局限性很大。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子事件和周涛《新诗十三问》,给了新诗传播迎头的打击。 我学诗近三十年,经历了朦胧诗歌的繁荣和后朦胧诗时代的冷清,“诗歌已经退出了文学殿堂的中心位置”(张同吾语)。一直到如今,官办刊物的低发行,网络时代毫无节制恣肆的传播,珍珠与泥沙俱下的民刊,占据了诗歌刊物的多数。我有时在想,我们写诗是不是在自娱自乐?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一段时间。最后我看到的感动是:诗人们的责任意识仍然在!他们把诗歌的责任和使命默默地传承,贫瘠和喧嚣浮躁击倒不了他们。 在中国这个诗歌的国度里,我庆幸,我是其中的一员。

热门诗集